當前位置:首頁 > 產(chǎn)業(yè) > 文旅
移路北美:第六站 創(chuàng)新源泉,夢想之地斯坦福
法制與反腐新聞網(wǎng)海南新聞(夢藍山)有一種藍叫做加州藍,藍的沒有一絲的云彩;有一種光叫加陽光,一早就把整個機場、海岸、藍天渲染的明亮無比,很多中國的女性看見這種陽光就懼怕,因為曬黑的緣故,可是對于很多男士尤其是熱愛健康的歐美人看,這種陽光代表的是快樂、是熱情、是創(chuàng)新也更是活力…..
兩個小朋友一早爬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打開窗眺望不遠處的入海跑道上的飛機,指指點點,驚嘆一番之后,去了酒店的早餐處。標準的美式早餐,簡單的不能再簡單,幾種面包、培根、肉餅、炒蛋,剩下水果、牛奶和果汁,和國內(nèi)的任何一個3星甚至連鎖快捷酒店的早餐,的豐盛程度都不如,可是奇怪,我倒是非常適應了這種簡單,因為不用為從太多的飲食當中動腦筋去挑,即使玲瑯滿目的食物,其實更多的是滿足的視覺和心里的感受,多數(shù)人該喝粥照樣喝粥,該吃面包的仍舊吃面包。人啊,就是占有的欲望太強,盡管不吃,看著也爽心悅目吧。
在孩子們的帶動下,一頓豐盛的早餐后,我們驅(qū)車來到了我心目中的勝地:斯坦福大學。記憶中的斯坦福,曾經(jīng)來過數(shù)次,一次來考察項目,談完后僅僅目光瞻仰一下會議室,就匆忙離開;還有一次,幾個朋友一起來,大家只是簡單了車子轉(zhuǎn)了一圈,就匆匆離開。后來有個培訓的合作項目,才真正的和斯坦福的教授、學者和學生們有所接觸。從那時起,就很想認真的體會和了解一下這個頂級學府的真貌,可是怕人說沒文化的人還要裝有文化…..這次家人之行,與其說是讓孩子感受一下文化和科技之旅,還不如說是我私下的一個小小的愿望呢?哎!誰讓沒文化的人就那么敬仰有文化的人呢?
在國人的眼里比起哈弗來,人們更了解甚至感覺哈弗會比斯坦福名氣更響亮,或者感覺更優(yōu)秀。還有坊間一直流傳一個故事,就是兩個看似普通、甚至衣履不整的老人因為兒子去世,所以去哈弗大學準備捐贈,接待的人不恭,說校長很忙,可是兩個老人堅持等待,校長最后接待后,隨口說一幢大樓需要750萬美元,這對夫婦在遭受冷遇后并沒有知難而退,反而大出一口氣,說既然一幢樓這么便宜,那么我們就建一做大學吧……故事告訴人們不要以貌取人,但終究是一個美麗的謊言。
小利蘭.斯坦福大學也就是人們俗稱的斯坦福,是一所最著名的綜合性大學,的確是因為16歲的兒子傷寒去世,他們悲痛不已,作為超級富豪當時最大的鐵路大亨利蘭.斯坦福和他的妻子1891年創(chuàng)辦的,作為私校1930年前近50年學費全免,這是何等的魄力和財力。事實上,斯坦福也是九死一生,幾乎兩次都因為財力的原因幾乎到了盡頭,甚至斯坦福的妻子簡曾經(jīng)打發(fā)了家里的所有仆人省吃儉用,維系學校的開支,后來因為弗雷德里克校長,二戰(zhàn)后提倡建立一個獨立自主的本地工業(yè),并且開始運作基金和并逐步收取適當費用,使得斯坦福得以度過難關(guān)。
如今斯坦福大學的精神幾乎成為加州、美國西部乃至整個美國后來的創(chuàng)業(yè)和創(chuàng)新的動力源泉,硅谷之所以成為世界的創(chuàng)新工廠,不得不說真的是因為斯坦福而帶來的底蘊。比如著名的谷歌公司包括創(chuàng)始人布林和佩奇、思科公司勒納和波沙克、惠普公司的帕卡德、甚至我們熟悉的美籍華人楊致遠……當然遠遠不止這些公司,美國的前總統(tǒng)胡佛就是這里出來的。
(靜靜佇立的胡弗塔,俯瞰著斯坦福的整個校區(qū))
可能是因為我深處在IT和計算機行業(yè)里,也曾經(jīng)多年工作在美國這些跨國公司里,而且?guī)缀醵际俏鞑康墓?,感覺這些公司的文化和美國東部尤其是歐洲公司的文化差別非常巨大,硅谷的公司感覺都更加開放、平等而且特別富有活力,想想這些文化的來源,其實從早年美國西部的開發(fā)和淘金熱就開始了,每一個來到西部的人,都懷揣著一個發(fā)財?shù)膲粝?hellip;..現(xiàn)在硅谷的高科技企業(yè),不也在每天都在講述著這樣的神話故事,從而激勵著更多的美國、歐洲尤其是中國的年輕人不斷的挑戰(zhàn)和創(chuàng)新,為自己、為家人也為社會的進步努力前行……
車子已開進main street,筆直的馬路正對著斯坦福的主樓,棕櫚樹亭亭玉立,所以號稱為著名的棕櫚大道,記得臺北大學好像也很有類似的一條主路。小路上不停的有很多跑步鍛煉的年輕人,校園里顯得寧靜但又充滿了活力。主樓前的環(huán)形草坪巨大而又整潔,加州早晨明亮的陽光鋪滿了整個草地,斜背后的Hoover Tower靜靜的佇立在不遠處,俯瞰著整個校園。正對面就是最早期的教學樓,兩邊是著名的Main Quad 長廊,陽光灑進的部分明亮無比,則顯得長廊的遠處幽暗深長,仿佛時光的隧道通往遠處,深邃而悠長…..
穿過長廊,當中靜靜的站立著六個黑色的雕像,正是法國雕塑大師羅丹的著名作品“加萊義民”,每一位神態(tài)各異,或堅定、或絕望、或聽之任之……他們講述著多年前,英軍入侵加萊城后,讓六位有威望的城民拿著加萊城的鑰匙受降并被光著頭處死,且脖子上都套著繩子…..羅丹并沒有把這六位英勇獻身者神話,而是真實的展現(xiàn)了在面對生死的時候,人們真實的一面,充分了體現(xiàn)了藝術(shù)來自于生活的真實寫照。據(jù)說,斯坦福大學里珍藏了羅丹一半以上的作品,甚至超過了法國所珍藏的部分?
走過六君子雕塑,穿過門洞,撲面而來的是斯坦福的紀念大教堂,莊嚴肅穆,但不失華麗和高貴。教堂上的壁畫和雕塑,栩栩如生,可謂是精雕細作,可以感覺建造者用心融合了藝術(shù)和信仰,去瞻仰和紀念斯坦福和簡他們的巨大貢獻,因為斯坦福大學不僅僅是加州的大學,更是美國乃至全世界都值得人們敬仰和尊敬的大學。
正好是周日,11:00開始就要有禮拜活動,我們不能入內(nèi)參觀,帶著少許的遺憾,我們在教堂的左右安靜的參觀和欣賞整個校區(qū)的建筑,努力的想像過去的大學的景象,也想著現(xiàn)在的斯坦福又究竟是什么樣呢?雖然深處其中,但是只能近觀而無法入內(nèi),也就是有機會成為斯坦福大學的學生,恐怕今生無緣了,但是希望六十歲前有機會旁聽游學到這里,也是我最大的人生夢想了吧…..
不覺中來到了斯坦福的美術(shù)館,掛著的橫幅說有畫展,不覺喜出望外,Tommy和弟弟非常喜歡畫畫,于是媽媽帶著孩子們拾階而上,可是到了門口才發(fā)現(xiàn)需要到12點才開門,據(jù)說里面有非常多的羅丹作品,于是右拐去了胡佛塔。
顧名思義,胡佛塔就是因為前總統(tǒng)胡佛是斯坦福畢業(yè)的,后來斯坦福50周年時捐贈的,并成立了胡佛研究中心。乘坐電梯可以直達塔頂,這里可以飽覽整個斯坦福大學,甚至遠處的舊金山市也盡收眼底。四面觀看,斯坦福大學真的是巍峨壯觀,綠樹成蔭,紅色或者黃色的校舍間或探出頭來,點綴著整個寬闊的校園。
(胡弗塔眺望一覽無遺的斯坦福校園)
塔樓頂部的玻璃房間里,底層有一排類似鋼琴般的按鍵,仿佛又連著二樓的大鐘?這是什么機關(guān)呢?我和Tommy忍不住問志愿者,原來這還真的是一種特別的樂器,底樓的類似鋼琴,彈奏并帶動上面的大鐘,發(fā)出嘹亮的聲音,可以覆蓋整個校園和校區(qū)。我們問,什么時候會有這樣的儀式呢?答曰,一般類似各國政要或者總統(tǒng)參觀、畢業(yè)典禮等重要場合。
不覺中斯坦福我們呆了整整一個上午了,又是依依不舍的告別,至少斯坦福對于我而言不是一流、而是第一的夢想學府。和很多IT人一樣,到了我們最神圣的殿堂了,我的心也被瞬間擱置的寧靜無比。
斯坦福,硅谷乃至世界的創(chuàng)新源泉之地,我最大的夢想,就是期待來這里學習和深造。知道,很難實現(xiàn),但做一個追夢的人,又何嘗不可呢?
再見,斯坦福!我,一定會再回來的!